1、学校介绍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5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水电之都宜昌。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与单位;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60余个国家(区域)招生,在全国一本招生。
学校是教育部和湖北“部省策略合作”明确支持建设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水利部和湖北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级革新创业大学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重点支持的省属高水平大学。
学校大力推行“学术立校、需要导向、特点进步”三大策略,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进步成为水利电力特点鲜明、办学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1000强,位列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第128位,位列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全国第154位。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4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9大学科门类。水利工程学科列为湖北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继续维持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已进入全球前3‰,化学已进入全球前5‰。获批水利科学与工程、电力与新能源、大健康与医学、新材料、资源生态管理与地区可持续进步、特点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等6个省级优势特点学科群。
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教师队伍实力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86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1000余人,具备博士学位的教师1031余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23人,硕士生导师203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40余人,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340余人。聘请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科策略科学家。
17名学者入选美国ESI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榜单。
学校坚持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进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策略,聚焦国家能源行业进步和科技革新前沿,帮助“碳达峰、碳中和”。建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方高校国家级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革新引智基地等40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
2025年科研经费达到3亿元。
2000余项技术开发成就被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被评为“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先进高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巴楚医学》等学术期刊。
学校持续强化研究生教育,打造完善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健全研究生分类培养,强化科教融汇和产教融合,获批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项目2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0个。为水利电力行业和服务地方经济进步培养了很多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广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来华留学生1400余人。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高校网盟”(N.E.W.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网盟”主要发起单位。
2025年,获批承办乍得恩贾梅纳大学孔子学院,2025年承办了“神舟十四号航天组与非洲年轻人天宫对话”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反响。
2025年以来,学校获批“学科革新引智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2个,获批承办全国首个“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拓展国别与地区研究,打造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国际编号21631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三峡大学星”,是中国第14颗以大学校名命名的小行星。
2、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介绍
2025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4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5人。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8人。最后可招生人数以教育部2025年下达计划为准。
招生专业介绍和计划(不含推免生人数)见《三峡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专业计划或许会依据普通考生上线状况予以调整,一志愿上线生源充足的不予调减;最后学费收费标准按上级部门建议实行。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及政策
我校于2025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简称少骨生),国家限定生源地范围内考生,可招收工程类专业考生。
少骨生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采取“自愿考试报名、统一考试、适合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特殊手段。考试报名少骨计划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少骨生,不可调剂为其他类别考生。所有被录取少骨生的录取类别均为定向,且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毕业生回定向区域或单位就业。
未尽事宜,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公告》实行。
4、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范围及政策
我校于2025年开始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简称退役生),自主划线,限报专业学位。
退役生是指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与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5、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全日制硕士生6000元/年。
2.国家奖学金:全日制硕士生20000元/年。
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评选标准根据《三峡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方法》实行。
4.专项奖学金:用于鼓励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或为学校、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研究生。
5.社会奖学金,由其它社会组织或个人定向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按其奖励方法规定实行。
6.学校可提供肯定的助研、助教、助管职位和帮助办理生源地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申请肯定的特困补助。
7.设有三峡大学研究生革新基金,用于资助具备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研究生拓展学术革新研究活动。
8.各学院还设有各类奖学金,详细情况见各学院有关网站。
若本校对上述奖助标准及勉励机制进行重新修订,则按新标准实行。
6、报名要求
(一)学业水平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学业水平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考试报名125100工商管理(MBA)、125200公共管理(MPA)、045101教育管理专业及125600工程管理(MEM)中的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方向的职员,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
2.考试报名105100临床医学、105700中医专业的职员,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105100临床医学,招收本科专业为五年制临床医学类(医学检验除外)医学学士学位职员;105700中医,招收中医类学士学位职员。
(2)根据《医师考试报名条件规定(2025版)》(国卫医发﹝2025﹞11号)拥有考试报名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考试的职员或已获得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的职员。
(3)不招收已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职员。
(4)不招收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职员。
3.考试报名105400护理专业的职员,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职员。
(2)非应届生须通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考试或具备注册护士执照。
4.考试报名035102法律(法学)专业的职员,考试报名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
5.考试报名其他专业的职员,除满足招生学院考试报名条件外,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1、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互联网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之近日须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学院依据培养目的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需要的职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5)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职员;
在校研究生考试报名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赞同。
(二)推荐免试
1.我校全日制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博士学位点接收直博生)。
2.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经选拔并确认推免资格的,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管理软件”(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复试。
7、报名程序准时间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在线报名和网上确认。网上未报名者不可参加网上确认,已在线报名但没有进行网上确认者报名无效。
1.在线报名
预报名日期一般为9月24日-27日,正式报名日期一般为十月8日-25日,天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按提示进行操作,保存好使户名和密码。
2.网上确认
一般于每年11月上旬完成,已在线报名者按考试知识点需要提供资格审核材料进行网上确认。
8、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用期间不能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初试方法均为笔试。
4.考生须到报考地址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入场时须同意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能入场。初试交卷登场时间不能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登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登场后不能再进场续考,也不能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9、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察,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需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址、内容范围、方法由我校自定。复试方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3.MBA、MPA、MPAcc、MEM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成绩。
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考试报名的考生(除MBA、MPA、MEM专业外),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考试报名专业有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5.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髦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互联网教育考生,不加试。
10、三峡大学招生联系方法
1.研究生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0717-6392638、6393256
学校网址:https://www.ctg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s://sxdxyjsy.ctgu.edu.cn
学校地址:湖北宜昌大学路8号
邮政编码:443002
附件【附件1: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pdf】